剧情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戰敲響二十世紀的第一記警鐘,從國際佈局、人文精神到文藝和電影,都深受震撼和啟發。阿貝爾岡斯透過三個人的愛情和友誼,反抗戰爭的風暴,並呈現面對國家和戰爭的思想矛盾,叩問人性和文藝的價值。悲壯的結局,飽含失落與不斷戰勝失落的願望,正是影片不衰的意義。岡斯終生熱衷於敘事和影像實驗,風格今天看來依然前衛先鋒。本片與其後的《拿破崙》(1927)同為岡斯的鉅構,技法多樣而熱情,拓展了電影的藝術語言。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少年高
本片艺术成就和技术高度自不必说,故此才享誉影史。阿贝尔·冈斯喜欢孔子,而我认为他对战争的控诉亦仅在于(除士兵外)享有和平的人"没有尽到他们的本分",尤其暗含了对女性的谴责(伊迪丝),而女性受到战争的侮辱被一笔带过。所以IMDB上女性对该片的平均分仅4.9,远低于男性7.4和豆瓣8.7。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麻友安
叠化用得很有想法,结尾的亡魂归来一段是吸引力电影的时刻。爱情足以打动人,但冈斯对战争的立场令人困惑不解。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5日
xh
控诉的不是战争 是人性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