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苏·乌扎拉

德尔苏·乌扎拉

年份:1975

地区:苏联|日本

上映:1975-08-02(日本)

评分:8.4 分

播放:23 次

更新:2018年10月14日

导演:黑泽明

编剧:黑泽明|Vladimir Arseniev|尤里·纳吉宾

主演:马克西姆·蒙祖克|尤里·索洛明|斯韦特兰娜·丹尼尔琴科

分类:剧情|冒险

这是一部极为出色的关于人与自然的电影。1902年和1907年,沙俄军官阿尔谢尼耶夫两次率领勘探队到乌苏里地区探险,都巧遇赫哲族老猎手德尔苏·乌扎拉。德尔苏.乌扎拉为勘探队充当向导,并挽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的生命,与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德苏对大自然相当了解与尊重,藉由他的示范 与见解,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伟大与残酷,人是可以与大自然和平相处,但当大自然被破坏时,人们将是第一个遭殃。
  德苏是一个神枪手,但后来在一次打猎时,德苏发现自己的眼睛因为身体衰老而退化,看不清猎物了,十分沮丧。他随阿尔谢尼耶夫到大城市伯力居住。但是,城市文明德苏却无法习惯,城市和他过去赖以生存的地方,那片纯朴的自然大地是完全不同的。猎人离开枪,离开了他所熟悉的环境,仿佛鱼儿离开了水。“城里没法狩猎,不狩猎就没有貂”“我突然想念空气。”他象是被囚禁了一般,闷闷不乐。德苏执意回到山里,回到那片密林。但是,猎人没有好的视力,便是最大的悲剧。猎人不能猎杀,自己便被会猎杀。勇敢的德苏虽然带着阿尔谢尼耶夫送给他的新猎枪,但是他却死了……
登录后参与评论
寒客清清

[68min剪辑版]在黑泽明的一众作品中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主要的剧情还是围绕着乌苏里山区的老猎人杰尔苏乌扎拉和探险队展开,老猎人就像是森林之子,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同时和队长阿尔谢尼耶夫产生了深厚的情谊,他把老虎称为安巴,按电影中解释,这是衰老的人对森林恐惧的象征,最终也毫无疑问地不适应城市生活,最终死于森林,“尘归尘,土归土”,大抵如此。另外片中有关于中国人的描述“红胡子”,指在边境盗窃强奸的中国人,有一定侮辱性质。

回复 举报
思路乐

【B+】黑泽明在苏联政治宣传体系下的一部束手束脚的合拍之作。在“政治”方面,黑泽明似乎在竭尽所能的避免这方面的宣传指向,让更多的视线放在了德尔苏与苏联军官的友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等等。由于在戏剧营造等方面发挥空间不大,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黑泽明硬实力的一个考核与证明,其镜头布局和影像元素排布的实力仍然令人起敬。

回复 举报
Panda的阴影

今天是日本天皇级导演黑泽明的诞辰105周年,于是特地挑了这部上映近40周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德尔苏·乌扎拉》观赏,……,等将来找到高清资源更甚者能到电影院观赏再认真重温下?

回复 举报

也许您会喜欢

  • 电影
  • 电视剧
  • 综艺
  • 动漫
  •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