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导演的自传性叙事。用细致温柔的镜头跟随一个小孩子在夏天失去母亲,来到新家庭,如何进入别人家庭的故事,虽是悲剧,但处理得很轻。影调略平淡闲散,但由于聚焦在孩子身上,导演细心地抓到了不少童真童趣瞬间,孩童时代西班牙夏天的缓慢时光也颇有韵味,整部影片温情柔软,成人世界的苦恼只是短暂的出现,但儿童的世界也不是只有无忧无虑,在观影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主人公小女孩失去母亲的迷茫和悲痛,并伴随着她逐渐治愈,并且接受新家庭,学习被新家庭接受的过程。影片入围2017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并获得最佳处女作奖。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三十
夏日小事、心事,用十分轻巧灵动的笔触轻轻触碰了社会的艾滋恐惧和儿童心理健康两个主题。93年也是导演皮坡母亲因艾滋逝世的同一年,但导演将这个话题藏在电影主要叙事之下,并不悲天悯人,跳出了自己,使电影多了几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我很赞同S&S评论中写到的一点,在拍摄儿童为主角的电影的时候,最为考验摄影的其实是摄影机需要一直与小孩“同高”,这也是电影打动人的最持续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摄影机捕捉的这位Frida,懵懂而机警;不懂善恶,不懂人情心机;喜欢自己熟悉的巴塞罗那,不喜欢绿树阴阴、宁静蝉鸣的乡下。Frida手握“加泰罗尼亚”旗奔跑在节日下的小镇,恐怕是导演设计的一种政治意见,但在此处巧妙地化成了全片唯一的主题——思念。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0日
RUNE
大人们往往以为孩子们什么都不懂,但其实他们什么都明白。他们常常以那一双清澈的眼眸悄然地观察着世间,透着警惕又天真的目光。注视新生,注视死亡。有着最纯粹的快乐,同时也伴随着最绵长的孤独,埋藏在无人知晓的内心深处。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0日
Paco
让我为之共情的一次作者致献。在“去成人化思维”和把控情绪火候上比《佛罗里达乐园》做得更好,独属童稚的细腻贯彻让人忘却片名里的1993,童年的一切都唯当下般可知可感,最终在突然的黑幕中完成从进行到过去时的语态转化,却全无突兀,来自导演的私密情感就这么精准喷涌而出,太动人了。年度处女作。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