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目前在中国,2500年前孔子所倡导的“儒教”,正在共产党政权官方的推动下迅速复活。
孔子诞生地山东省曲阜,当地政府正建设一座高达73米的巨大孔子像,试图使其成为观光热点。各大城市中,面向儿童的论语学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掀起一股儒学教育的热潮。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让因一胎化政策而被娇生惯养的孩子,学习儒教礼仪和道德观。
五年前的2011年,有一位青年在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一个山村里,开始向孩子们传授《论语》。他是帮助贫困家庭儿童就学的NGO,“贵州民间助学会”的现场负责人石卿杰。学习目的是为了摆脱贫困。
在贵州深山里,很多孩子由于贫困中途退学,出外打工或结婚。石卿杰希望通过让孩子们熟记《论语》,提高学习积极性,带给他们上大学深造、在大城市就职的美梦。五年过去了。石卿杰如今遭遇挫折。孩子们依然生活在严酷的现实中。石卿杰自己也因NGO的低薪而结不了婚,无法照顾父母的晚年。一直在传授重孝的儒教,自己却偏偏无力尽孝,令他深陷苦恼。
始于孔子《论语》的美梦,尝试的结果究竟如何?摄影机跟踪记录了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社会里,为摆脱贫苦而奋斗的青年和孩子们的五年。
孔子诞生地山东省曲阜,当地政府正建设一座高达73米的巨大孔子像,试图使其成为观光热点。各大城市中,面向儿童的论语学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掀起一股儒学教育的热潮。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让因一胎化政策而被娇生惯养的孩子,学习儒教礼仪和道德观。
五年前的2011年,有一位青年在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一个山村里,开始向孩子们传授《论语》。他是帮助贫困家庭儿童就学的NGO,“贵州民间助学会”的现场负责人石卿杰。学习目的是为了摆脱贫困。
在贵州深山里,很多孩子由于贫困中途退学,出外打工或结婚。石卿杰希望通过让孩子们熟记《论语》,提高学习积极性,带给他们上大学深造、在大城市就职的美梦。五年过去了。石卿杰如今遭遇挫折。孩子们依然生活在严酷的现实中。石卿杰自己也因NGO的低薪而结不了婚,无法照顾父母的晚年。一直在传授重孝的儒教,自己却偏偏无力尽孝,令他深陷苦恼。
始于孔子《论语》的美梦,尝试的结果究竟如何?摄影机跟踪记录了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社会里,为摆脱贫苦而奋斗的青年和孩子们的五年。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HURRY
教师节那天下载的,我很佩服石老师这样的实干型志愿者,尽管儒教不一定能让这些穷孩子脱贫,但这种为帮助穷困山区孩子而努力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看到结尾处山区的孩子有6个升入重点中学,四个还是年级前10名,由衷地替他们骄傲。又想到,该有多少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孩子会因为穷困而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呢!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已注销]
残酷的现实。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漫踏幻梦途
太好了,将现实呈现出来,直面其中问题。不知怎么好想哭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