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85年12月2日,中越边境防御作战期间,老山前线一场被称为现代丛林作战经典战例的“122”战斗打响。执行这次战斗任务的是某部“双大功七连”52名突击队员。25分钟的战斗,11人牺牲,百分之七十负伤。
战地记者李玉谦提前一个月住进这个连队,从突击队员的训练、生活、出征、救护,直到凯旋,拍摄了1个小时40分钟的珍贵战地影像。
20多年后,李玉谦开始寻访“122”战斗的亲历者。在他的摄像机镜头里,多年来默默承受战争带来的肉体和心灵创伤的参战老兵们,回忆起当年的生死约定、生死与共,追念逝者,感怀生活。参战老兵们的战友真情,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参战老兵们的个体命运,折射出20余年间中国社会的起伏变迁。
本片以李玉谦的战后寻访为线索展开叙事,通过战地影像资料、老兵及其家人口述、老兵生存状态呈现、时代氛围勾勒、普通人与战争的关系等,以更人性、更客观、更个体的视角回望战争,反思战争,诠释生命个体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所呈现出的特殊基调、情态和价值,唤醒美好人性,祈愿和平。
战地记者李玉谦提前一个月住进这个连队,从突击队员的训练、生活、出征、救护,直到凯旋,拍摄了1个小时40分钟的珍贵战地影像。
20多年后,李玉谦开始寻访“122”战斗的亲历者。在他的摄像机镜头里,多年来默默承受战争带来的肉体和心灵创伤的参战老兵们,回忆起当年的生死约定、生死与共,追念逝者,感怀生活。参战老兵们的战友真情,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参战老兵们的个体命运,折射出20余年间中国社会的起伏变迁。
本片以李玉谦的战后寻访为线索展开叙事,通过战地影像资料、老兵及其家人口述、老兵生存状态呈现、时代氛围勾勒、普通人与战争的关系等,以更人性、更客观、更个体的视角回望战争,反思战争,诠释生命个体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所呈现出的特殊基调、情态和价值,唤醒美好人性,祈愿和平。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Isuzu233
咱今天谈的主体思想,是吧?这句话加上孙兆群脸上变化莫测的表情,充满了嘲讽。这部纪录片很细腻,反映了每个人的内心,看得我很感动。我想到了2013年上半年,我也和他们一样内心忐忑不安,会不会随着战备的加强然后上战场,不过最终,一切都是浮云,已经够了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长恩.
中越战争的画面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或许摄影的艺术价值就在于此吧。7连士兵们的回忆让战争的残酷洪水般席卷了生在和平年代,正处自怨自艾迷茫失措的我。对老兵们来说活着都是奢望,奋不顾身冲向死亡,走下火线的余生都将在阴影里度过,我的一切迷茫失措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5日
周瑜英文名Joey
拍摄、讲述的结构很好,虽然中间有几处节奏稍慢,但总体而言让我情感非常投入的看完了5集。从每个单独的个体讲述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进攻的感受是那样的鲜活有代入感,纪录片对亲历者战后的生活侧重更加让人唏嘘感叹,每一个观众对战争到底能有多残酷都会有深刻的感触。必须五星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5日

